面对同样的镜头素材,如果对于一个优秀的剪辑师来说,剪辑一定不是在单单排列组合镜头,而是在排列组合“情感”。
之前的视频/文章中,本人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一个「完美剪辑的六条法则」,今天我们来详细展开;
完美剪辑六条法则:
- 情感(51%)
- 故事(23%)
- 节奏(10%)
- 视线(7%)
- 二维特性(5%)
- 三维连贯性(4%)
它是由著名剪辑师沃尔特·默奇(《教父》《现代启示录》)提出的剪辑“圣经”。
我们看这六条法则所占的比重;
最不重要的后三条(视线丨二维特性丨三维连贯性),正是我们白话下的“剪辑技术”“剪辑理论”这些,比如视线方向与镜头方向的关系、比如对切,比如镜头不能跳,比如匹配剪辑,动作连戏剪辑等等一系列教材里的学院派理论。
相反,最重要的前三条,和这些技术性要求反而毫无关系。
那么排名首位,最重要的情感究竟指代什么,举一个例子我们便会明白:
电影《天才雷普利》的其中一个镜头,是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一系列波折后,在船上看着大海,这个中景停留了很长时间。
剪辑师默奇指出了剪辑这个镜头时的想法
“你想象他的思绪能随着大海持续多久,镜头就可以停多久”
这便是情感,这便是剪辑中最重要的功能 —— 叙事。
比如即便是“疯狗碎片式”剪辑风格的《梦之安魂曲》(整部电影破纪录的有2000左右个镜头,一般一部60-90分钟的剪辑只会有600-700个镜头),其中也不乏有长时间停留的“长镜头”。为了全程保持风格,剪辑师完全可以不顾一切的保持高速剪辑,插入长时间停留的镜头岂不是在破坏节奏?
—— 剪辑师完全是在优先保证人物的情感。真实的情感,只有靠一直开机的摄影机才能记录下来。
实际上,沃尔特默奇这个完美剪辑法则,不单适用于电影,它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剪辑。
我们常常太过于注重“技术”,而忽略了镜头所传递给观众最原始的“情感”。
按照学院派循规蹈矩的理论来说,挑素材是剪辑的首要目标,挑素材一定要遵循“镜头稳,不能晃,人脸要看清,构图板板正正……”等大众原则,可是往往,真的想让一部片子情感准确的呈现,我们必须要打破这种规则。
教父这场戏份,主角出画时不小心撞到了摄影机,导致画面晃动,但是剪辑师刻意没有砍掉。
为奴十二载的开篇,镜头停留数秒后才入对白(按照一般剪辑做法极有可能是开篇直接入对白)
这些便都是用剪辑保留情感的做法。
所以,优秀剪辑师的追求似乎是把剪辑中的“从哪里切”变成“如果不切呢”?
相信大家都听过,所谓好的剪辑是在讲故事,在用镜头讲故事,怎么讲好一个故事?如果一个人像背书,白水一样的毫无波澜的念完一段故事,相信你不会对这个故事有任何印象,甚至直打哈欠。而如果一个人表情,肢体动作夸张,抑扬顿挫,口水乱喷的去讲一个故事,那么即使是一个不怎么的故事,相信也会足够吸引人。
这就是为什么好的导演能把一个平庸到极致的剧本依旧拍的大差不差,因为懂得控制节奏,这个节奏,就是由情感来控制。
一个片子,看过的人说好,那么一定是有情感上的东西打动了他,这就是上文一直念叨的“好的剪辑师都会讲故事”
回到开始所说的”对于一个优秀的剪辑师来说,剪辑一定是在排列组合“情感”。
用一组镜头,排列组合创作出一个带有“愤怒”情感色彩的蒙太奇段落,也许很容易。
那么假设一部长片,它包含的情感主题不单单只有“愤怒”,可能还有“喜悦”“悲伤”“愉快”等等段落,要把这些情感再度捏合成一部作品,是极其不易的。
一个15秒/20秒的短视频来说,首要目标便是传递出一个情感。
这就是为什么,短视频剪的好,不代表能剪长片,甚至电影。
而反过来,是可以成立的。
这也是为什么,学好剪辑一定要从电影理论入手。
剔除一些技术环节,一个好片子,一定是有一条情感主线牵着走,或者是几条情感主线互相交织达成。
我们假设剪辑一部主题为“悲伤”的片子,这时在素材箱有两条素材需要选取,是一个人嚎啕大哭的镜头;
镜头① 正常拍摄,镜头无瑕疵
镜头② 镜头虚焦,晃动,但是哭的更加动情
从技术角度考虑第②条就是所谓的“废镜头”
但是想让片子好,还是要选第②条。
只要摄影机拍下来的,无论喊不喊“cut”,在剪辑这里,没有任何一秒是“废镜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