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W,也就是5W。
5W是信息学研究术语。指信息研究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部分。即信息传播者研究(who,谁在传播信息)、信息本体研究(what,传播了什么信息)、媒介研究(which,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传播信息)、信息用户研究(whom,对谁传播信息)、信息效益和效果研究(how,信息如何产生效用)
而这种套路也是当今新闻报道的基础:
who(谁)—— 人物
When(什么时候)—— 时间
Where(在哪里)—— 场所
What(干什么)—— 事件
Why(为什么)—— 原因
一篇新闻报道,全部要包含这五点才能成立,这不用非得懂新闻传播学,看一期新闻联播就能发现;因为老百姓想看明白一个新闻,必须得有这五点做基础。这是作为一个记者具备的基本写稿能力。
但是在电影里,有1个W往往是不写,或者说是被编剧故意隐藏的。
不仅仅是电影,叙事诗、戏剧、小说等采取讲故事的形式的作品,大体(大多数场/段落)都会隐藏这个W:
某人或某物 ——(主体)……角色(Who)
如何做某事 ——(事件)……行为 (What)
于何时何地 ——(背景)……环境 (When/Where)
隐藏的这个W,就是Why,也就是原因,动机。
例如电影《告白》的开场戏,老师一直在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 —— 从自己讲到家庭,从家庭讲到学校。而课堂上,一群问题少年早已乱成一锅粥,他们嬉笑打闹,毫无秩序,而这种混乱老师却熟视无睹……
这场戏的4个基本W都具备,那就是老师(Who)在白天(When)的课堂上(Where)讲大道理(What)。但是……显然没有人听,学生无视老师的存在,老师同样在无视学生的存在。
这里唯独缺失了一个W,那就是老师的动机。
这便会造成一种戏剧冲突 ——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
隐藏的W往往会构成一个抓住观众看下去的悬念。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桥段显然就是编剧就已经提前设定好的。
《告白》的编剧手段本身就十分高级,这个W(动机)是双向的,它完全隐藏了老师这么做的原因,同样,它利用事件间接解释了学生这么做的原因,毕竟这些学生本身就是问题少年,毫无纪律性可言。
但我们重点要讨论的是:剪辑要干的事是什么?
剪辑要做的是放大这4个W中重点要凸显的思想,以及对最后一个W的释放做好铺垫。
在这场戏的4个W里,时间(When)和场景(Where)对于剪辑来说并不重要,它依靠前期美术灯光构图的编排就已经造成了压抑的氛围感。
剪辑重点要凸出的思想是“混乱的课堂”和“不管不顾的老师”
《告白》是怎么做的:便是利用声音。
无论学生在干什么,老师在说什么。镜头永远都有课堂混乱的环境音来打底,而且《告白》的声音剪辑是完全具备剪辑主观性的,它抛开了以“真实性”为前提的声音剪辑方法;某些镜头环境音很大,老师的声音很小,某些镜头环境音又很小,老师的声音又突然变的异常清晰 —— 这完全取决于剪辑师想不想让观众听清老师的台词,换种说法,这是剪辑在操控观众,告诉观众,哪些台词是很重要的,我要放大音量来给你听。
直到老师抛出这一句“我想杀了他”
最后一个W才浮出水面,这时候观众才知道,老师要报仇,之前的举动都有了合理的动机。
剪辑在这里,采用了声音骤停,一个全景卡主节奏,声音的动静变化便让这句台词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当然,剪辑能做的,只是锦上添花,大量的MV式升格慢镜也让这段“说教”呈现一抹更强的仪式感和唯美色彩。
当剪一场戏时,我们要时刻留意这5个W的“存在感”,能做文章的地方,一定在被隐藏的那个W上。
之前也做过电影《告白》的详细解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