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剪辑编年史(一):电影与剪辑的诞生(乔治·梅里爱和布莱顿学派)
视频版:剪辑编年史(二):连续性剪辑系统的确立:剪辑之父大卫·格里菲斯
横跨大西洋,另一个关键人物也开始推动剪辑的发展,他是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
1903年,鲍特创作了电影《一名美国消防员的生活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这部电影是第一部有情节的美国电影,以动作为特色,甚至还有手拉警报的叙事性特写镜头,影片内容描述救火员在火灾现场救出一对母子的故事。这部电影有两个版本,在第一版里,鲍特只是单纯的完成了更加的连续的叙事,他在每个镜头之间加入淡出淡入,就像乔治·梅里爱已经在做的那样,消防员将母子从着火的屋子里救出,随后画面淡出,淡入后,影片又从屋子外的角度演了一遍同样的剧情;也就是同一个时间发生的故事。鲍特利用机位空间的变换交代了两遍,这种重复演绎的剧情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拖沓的,但鲍特完善了电影的叙事。
同在1903年,鲍特执导的《火车大劫案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出现了,这是电影史上的第一部西部电影,也是类型片鼻祖;不像《消防员》那样,这部电影开始有意识的利用剪辑来压缩时间,影片用14个场面镜头交代了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故事,鲍特利用把场景插开剪辑的方法来表现不同地方同时发生的动作。这部作品的诞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鲍特发现了剪辑可以控制时空。在之前的电影中,画面中人物的一定要把动作表演完才能利用一个淡出淡入然后进入到下一场,在《火车大劫案》里,他废弃了淡出淡入 叠化等手段,而是直接用人为的硬切加快叙事;鲍特发现了决定叙事的不再是场与场的衔接。叙事的最小单元是镜头,将两个镜头拼接在一起会,观众的便会自行脑补创造出一种上下文关系,这些镜头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地点拍摄,最终在后期组合成一个叙事整体。基于这个发现,鲍特在后来又重新剪辑了《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这次他没有将之前的叙事重叠讲述,而是把屋子里和屋子外同一时间发生的不同动作交叉展现,至此,交叉剪辑,这个伟大的结构性语法便诞生了。
到这里,所有关于剪辑技术的基本概念都已经被发现,当然远远不够,剪辑系统需要另外一位伟大的导演来完善。
1908年,鲍特聘请了一个年轻的演员,出演自己摄影的作品《鹰口脱险》。这个契机,使这个演员开始了他近40年的传奇生涯,他便是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的大卫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出生在美国肯塔基州乡下的一个破落家庭,在开始电影生涯之前,他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野心是成为一名狄更斯一样的作家,但他写的诗歌和小说并不起眼,在朋友的劝说下,1908年,格里菲斯很不情愿的加入了爱迪生公司,虽然申请的是编剧职位,也写了很多的剧本,但被鲍特否定,因为格里菲斯写的剧本场景实在太多了,而且鲍特觉得格里菲斯长的比写的更好;于是给了他在英国脱险里的一个角色。为了导演梦,也为了赚钱,才华得不到赏识的格里菲斯,不得不再以演员的身份加入了Biograph公司,当时的Biograph公司也深陷债务危机,导演又生病,于是Biograph公司只能不情愿的让格里菲斯来做导演,并允诺如果不成功还可以回去当演员。同年,拍摄了处女作桃丽历险记 《桃莉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Dollie (1908)》。拍摄过后,公司给了格里菲斯一份每周45美元的合同,并规定协议,1908-1911的四年时间里,格里菲斯要为公司制作超过450部电影。当然都是短片,这期间格里菲斯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传奇生涯,他的第一个剪辑发现就是发明了切入(cut in)这项技法,在《护手(The Greaser’s Gauntlet)》这部作品里,格里菲斯利用剪辑从画面的全景,切入到画面的中景,递进景别的变换,强调了演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在当时的电影剪辑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随后,格里菲斯继续试验不同的剪辑手段,并陆续完善了连续性剪辑系统 —— 连续性剪辑,又被称作无痕剪辑,它强调无论景别 镜头如何切换,前后要保证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以及动作的一直性,也就是要突出表演的连贯,让观众察觉不到剪辑的存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180度轴线原则,格里菲斯当时发现,画面的两个人物之间会存在一条假象的轴线,摄影机只要放在一边,无论如何拍摄,后期剪辑时观众的视线都会接受,而如果跳到另一恻,便构成了越轴,这给观众的体验是极其不舒服的,格里菲斯的另一个伟大之处,便是完善了鲍特之前的交叉剪辑,完善了剪辑在结构上的作用,他将狄更斯小说中的叙事手法搬到电影里,创造了比交叉剪辑更为宏观的平行剪辑的手法,比如多线叙事,闪回,包括回忆等结构上的尝试,After Many Years (1908)这在当前的电影很常见,但在当时无疑是颠覆性的电影语言。
当时公司接受不了格里菲斯的想法,但格里菲斯没有理会,而是继续探索,1909年,格里菲斯拍摄了电影《孤独的别墅 Lonely Villa (1909)》,一个女人被困在房子里,强盗在试图闯入,丈夫赶回来拯救,三个场景不断的交叉剪辑,并且速度越来越快,最终达到电影高潮,这被誉为交叉剪辑的最好范本也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概念,定场镜头,正反打,视线匹配,动作匹配几乎现在大多数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影剪辑语法都是格里菲斯创造的,并且都属于连续性剪辑系统中的。
1914年,格里菲斯拍摄了世界上最昂贵的电影长片《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格里菲斯积累数年的剪辑技巧集中体现在一部片子里,其中不仅有了大量的叙事性特写,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部分,同时还有闪回,平行叙事等手法,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结构上,剪辑的微观和宏观系统都已经被格里菲斯所完善,他也正式建立了经典的剪辑教条——一个镜头应该总是连贯流畅和移动的,剪辑的目的就是抹去剪切的痕迹,让观众不注意或忘记在看电影,既无缝剪辑 也就是连续性剪辑系统。这项技术沿用至今,几十年来一直是好莱坞主流的剪辑手段,但与此同时,《一个国家》重构了美国南北战争的世界,开始时,美国南方种植园里的黑人奴隶都在幸福快乐地辛勤劳作,
但随着内战战火的蔓延,越来越多的黑人奴隶逃离农场加入战争,最后南方军的失败更是导致大量的黑人被放归自由。宏大的主题也为格里菲斯招来了非议,他被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但格里菲斯并未就此止步,紧接着第二年,他便拍摄了另一部史诗级作品《党同伐异 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 (1916)》,这部电影耗资190万美元,格里菲斯甚至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这部理念超前的影片一方面延续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表现技巧,同时更是极具开创性地在一部电影里展开了四条叙事线索进行平行剪辑。
《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主题是国家,那么《党同伐异》的主题是历史,讲述了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即便有超前的叙事,宏大的主题,也难逃这部剧作最后赔的血本无归,如此复杂的叙事即便放在今天,都不能保证能让观众轻易理解,搁在近百年前的时代,则近乎痴人说梦,就如当年很多影评人的总结一样“格里菲斯把故事都弄混了”,《党同伐异》的票房残败,标志着格里菲斯事业的下坡路开始,直到上世纪20年代以后,新的电影人取代了他的地位,格里菲斯的没落的真正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已经失去了对电影的兴趣和追求,有人说他后期偏执到走火入魔的境界,他的名利心损害了电影艺术,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正如戈达尔所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格里菲斯毫无疑问的是第一位把剪辑技术完善成一套叙事系统的电影导演。
我们回看电影诞生的前二十年间这段历史里,从卢米埃尔兄弟拒绝卖摄影机给乔治梅里爱,到梅里爱靠魔术灵感发现剪辑,再到格里菲斯怀才不遇 给鲍特当演员最后完善鲍特的剪辑叙事系统 确立电影艺术,冥冥之中,每个导演 学派不断学习探索的道路,每次一面之交,这些偶然的历史事件,似乎都成为了剪辑发展的必然条件,在格里菲斯最终确定了连续性剪辑系统以后,剪辑的发展也并没有就此止步,随后出现和格里菲斯这套连续性理论完全相悖的一个学派,连续性剪辑可以隐藏剪辑痕迹 确立时空关系,而这个学派提出的剪辑理论则可以改变 甚至创造时空这就是我们下一期视频要说的,苏联蒙太奇学派。
评论
评论列表(2)
googles
2023.8.28 15:08
Attractive section of content. I just stumbled upon your blog and in accession capital to assert that I acquire actually enjoyed account your blog posts.
Any way I will be subscribing to your augment and even I achievement you
access consistently fast.
cialis for sale in usa
2023.8.27 16:08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thoughts about canadian pharmacy cialis.
Reg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