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成剪辑思维?

如何形成剪辑思维?

剪辑≠剪接,视频拼接员≠剪辑师,其次,剪到后面,高手剪辑排斥任何转场,新手喜欢用各种花哨的转场转出花来(其实这也是最开始剪辑吸引人的地方),喜欢转场,直接去精学AE,剪辑和特效是分开的两个学科。

那么排除转场之后,剪辑还剩什么呢?剪的好又需要什么?

剪辑思维整体分为大小两个方向,“大”指的是片子宏观上的 —— 故事结构的调整,段落之间的变动和组合;“小”指的是微观的 —— 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声音的处理等等技术上的操作。

『剪辑靠感觉和大量实践,量变引起质变;光看理论不实操是肯定不行的;剪辑思维,本人只能尽量在大方向上给一些经验总结,可能没法细分到去说每个镜头该怎么衔接。但看完这些,相信初学者会少走一些弯路,供参考』

三年前剪过一个短剧:

故事很狗血很简单,男主的妻子A患了癌症,但是他们有一个女儿,在A病情恶化必须住院的时候,为了稳住女儿,两人对女儿撒谎说A要去一个长途旅行,但是生日那天会回来一起过;此时男主的公司里恰好有个和妻子A长的很像的同事B,于是在女主去世后,男主委托B来冒充A,陪

女儿一起过生日。经过重重劝说,最终B同意,三人过了个完美的生日。

如果顺着剪,这是个毫无看点的烂片。

如果变换下思路,还多少有点看点:

男主的妻子A患了癌症,但是他们有一个女儿,在A病情恶化必须住院的时候,为了稳住女儿,两人对女儿撒谎说A要去一个长途旅行;黑幕淡出,直接将故事跳到一年后,女儿生日这天,男主领着A真的回来陪女儿过生日,三人过了个完美的生日;之后再剪一个反转剧情:男主的公司

里恰好有个和妻子A长的很像的同事B,原来在女主去世后,男主委托B来冒充A。

这是一个故事结构的处理,但第二个比第一个悬念色彩相对更浓。

PS.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不具备普遍性,这么做主要是因为这个片子前期本身拍的不咋地,死马当活马医才能考虑这么去处理。

这就是宏观上的剪辑思维;核心是会变换结构和故事。

根据题主的描述,就从预告片说开:

预告片剪辑,首要原则是不能剧透;大多数预告片剪辑的套路是先把某个主角,或配角的一些台词重新拆开,组合,赋予新的语境,用来做画外音打底。然后配合镜头,交代给观众一个和正片完全不一样的故事,这其中要时刻保留悬念。所以预告片经常有预告骗的叫法,这种重新编

故事,达到欺骗观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剪辑思维的实现过程。但故事当然不是乱编的,在编故事前,首先要确定你编的这个故事的主题,和风格要符合电影本身 —— 如果配上合适的音乐,你可以把泰坦尼克号的预告片剪成恐怖片风格。

根据上述,我把剪辑思维具体拆成三个方面:

① 框架思维(把握整体)

② 写作思维 (创作故事)

③ 设锚思维(保留悬念)


① 框架思维:导入素材,真正动手剪辑前,先用一定的时间思考,大致了解所有的素材和镜头风格,然后搭好剪辑结构,这会让你后面的创作时间大大缩短。

人们判断一个人的脸是否好看,多数情况不是看某个部位,而是感受他五官在面部所占的比例是否协调。你是个造物主,剪辑就是一个造人的过程,要把它造成一个正常的人,首先的一点,肯定要把五官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 怎么放才能保证五官协调?肯定得清楚脸的形状。

剪一个片子时,一定要先开上帝视角考虑整体,考虑框架,白话说就是大局观;一个职业的艺术创作者一般都具备这种意识:写剧本先写剧情大纲,然后去填每场戏;写歌先写好一段旋律,然后去完善小样;作画先勾勒出主体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然后去完善线条(这里或许有异

议,你可能看到很多大师作画都是从头到尾开始画,但要知道,他们只是省略了勾勒框架这个过程,因为画多了,再看一张白纸,框架早就在心里成型了,从哪儿下笔心里自然有数);放到剪辑这里,就是先去确定这个片子的整体风格,还有时长。

剪辑软件又被叫做非线性编辑软件,它的定位就是非线性创作,初学者的剪辑方法大部分是从时间线轨道的第一秒开始往后剪,也就是用线性思维,从头到尾顺着剪;正取做法是先在时间线轨道上确定这个片子的时长,整体风格,和音乐风格,甚至先用音乐铺好底子(我个人经常这

么做),按情绪变化分好幕,然后再具体填充内容;

框架化思维会让你有多角度的创作空间,有明确的结构划分后再去剪辑,如果发现某一部分差,直接修改这部分。而线性思维的剪辑没有结构可言,某部分开始差,直接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后面越来越差,整体看,就会出现拼凑感越来越强,虎头蛇尾这些常见问题,即使改,也会越

改越脱节,改到最后和第一版的样子相差十万八千里,这种结果就会造成:客户满意了,但已经根本不是你开始想要剪的那个风格,久而久之对剪辑产生厌倦;如果用框架思维去剪辑,即使改,最终也会取得一种创作和迎合客户之间的平衡,这个片子既能让客户满意,又没有偏离自

己的创作想法初衷太多,最终迎合一个平衡。

② 写作思维:剪辑创作和剧本写作中的三幕化结构原理相通,剪辑编故事遵循剧本的基本写作规律。

剪辑上,无论什么片子,都是由幕构成,幕由镜头组成,一幕,可以理解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镜头组成的戏。

假如一个片子的时长确定以后,这个架子具体该怎么搭,完全可以套用剧本写作里的三幕化结构。

一个故事,都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小学作文就学过,一个故事要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几項捏到一起就是三幕:

建置阶段(开端到发展):建立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冲突。

复杂化阶段(发展到高潮):当一个人或多个人物试图解决冲突时,问题会越来越复杂。

危机和解决(高潮到结局):冲突激化,到达顶点,人物直面危机,危机得到解决或更加糟糕。

可以看下《复联》的所有预告片,基本都是按照上述结构来剪的,实际大部分商业片都是如此。

倘若用图像直观的展示一个故事的情绪变化,就是这样:

上图是著名的弗赖塔格金字塔,用曲线描绘了一个故事的情绪变化过程,故事随着人物不断出现,矛盾不断累积,到达抛物线顶点,也就是故事到达高潮,冲突达到顶峰;最终危机被削弱,情绪再度下降。

实际上看到这,第①点中所说的用音乐垫底,需要什么样的音乐,相信你大概也差不多懂了,至少要三类代表不同情绪的配乐做底子(开端,高潮,结局)。


③ 设锚思维:用特指镜头,或者音效,让幕与幕之间时刻保留逻辑关系和悬念

锚,钩住船的钩子。放到电影里像是希区柯克口中的”麦高芬”,是一直抓住观众的那个悬念。所以剪辑上,剪一个好的片子肯定要会设锚,一直制造悬念。

前面说过一个片子是幕与幕之间的衔接,设锚是以幕为单位,要在每一幕里构建悬念,时刻吊着观众胃口。

注意:第②点中,三幕化结构所针对的是整体大幕,实际大幕还能细分成无数小幕。

简单的打个比方:

一个片子的第一幕:是一组AB两个镜头,A是矿泉水瓶的特写,B是矿泉水瓶被一只手拿走的特写(或近景),然后做淡出处理。

这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悬念,观众会潜意识里想知道这个手是谁的?他/她为什么要拿走这个瓶子。

然后第二幕:是另外一组CD两个镜头,C是一个人拧开矿泉水瓶盖的特写,D是女主角向里面下药的全景,女主角露出邪恶的笑容……然后做淡出处理。

这样第二幕就把第一幕勾住了,观众知道了原来第一幕里那个拿走的矿泉水被人下了药,与此同时又抛出了悬念:他/她喝了吗?下药的那人又是谁?

第三幕:男主角喝那瓶矿泉水的全景,两秒过后,淡出处理(这里不交代他喝完水的反应,直接黑幕结束处理)

于是,这三小幕,又构成了一个大幕,接下来的四,五幕……你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向下处理,你可以仔细读下这个例子,包括镜头都用的是什么景别处理,怎样制造的悬念,这是预告片剪辑的精髓所在。

什么是特指镜头:就是经过慢放,或加速,或构图特别,只透露给观众极少信息,又具备悬念的镜头类型。比如上面例子中手拿走瓶子的特写。

实际上,在现代电影的预告片剪辑里,情绪变化往往是不间断的,也就是说高潮是逐渐递增的。一直收着剪,最后只在一个点爆发是很保守的做法,因为现在早已不是一百多年前电影刚刚诞生那个年代,人们看见大荧幕上的动态影像感觉不可思议,现在的观众已经越来越难被刺激

到。大多数情况剪辑师要时刻心理有谱,到了十秒,甚至五秒左右就要设置一个痛点来刺激观众。可以说优秀的预告片剪辑和大多数其它类型片的优秀剪辑一样,时刻都保持着节奏,情绪曲线就是下图这样 —— “弗赖塔格”金字塔情绪曲线的升级。

最后,不要忽略音效的作用,不是音乐,是音效。

可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第一帧),以后会陆续在那更新一些干货。

这篇回答大部分内容是从整体性上给一些建议,关于剪辑的核心蒙太奇没有提,因为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处理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说清楚,这个可以参考我以前的一篇回答和视频,这里不多说了。

要说这三点哪个重要,我还是推荐第一点,框架思维。

设锚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无迹可寻,天马行空。放在剪辑里就是,拿出某一段脱离整体看依然自成一派,放回到整体里则画龙点睛,一个片子的任意一处都是亮点,即使某处有瑕疵,整体框架也是优秀的,瑕不掩瑜。

剪辑思维学会了,再剪片子从头开始顺着剪都会很好剪。

其实大家可以可以尝试用框架思维去思考一切,不单剪辑,像西方最推崇的系统动力学,东方的易经,讲究的都是从整体下手去解决问题,小到剪辑,大到工作乃至生活的逻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