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嘻哈,我们首先能联想到的可能就是很强的节奏,很快的饶舌,甚至是很暴力的歌词,这些具备反派符号的街头文化。当这种文化与电影语言进行碰撞,便会形成一种新潮前卫的剪辑风格,也就是嘻哈蒙太奇。
嘻哈蒙太奇由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正式创造并提出,虽然在此前,比如1984年的《街头武士》,包括1989年的《为所应为》都已经尝试过将嘻哈音乐与电影里的叙事相结合,但并不成熟,一切只有嘻哈,并没有蒙太奇。直到达伦导演的出现,首先他在自己的处女作《死亡密码》里展示了这种风格的雏形 —— 虽然这并不是一部和任何嘻哈文化相关的题材,但是晃动的镜头、破碎的剪辑、极端的大特写,包括吊诡的配乐,都直扎角色的精神世界。但此时,一切有了蒙太奇,并没有嘻哈。
随后2000年《梦之安魂曲》的出现,嘻哈蒙太奇这种风格才彻底成熟。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组短镜头序列的快速衔接,与此同时要搭配声音来形成很强的节奏,然后通过这种节奏造就的律动感要适配到叙事上,最后形成一种批判性来传达情绪或是映射主题,这恰好都是嘻哈说唱的精髓。
《梦之安魂曲》并不是某个桥段用了这种方式,而是整部电影风格都被统一成了这种风格,即使是没有音乐的段落,节奏时刻都存在。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也能发现,嘻哈蒙太奇对声音处理的要求非常谨慎,并且要时刻变化。有时候各类音效会像一段有规律的音符序列一样创造出旋律,为了形成律动,也会依靠重复镜头重复声音的使用,有时候也需要一点重音来破坏旋律,形成切分音一样的跳跃感。有的时候也需要各类异步声音,也就是声画不匹配的剪辑来创造出反拍,暗示出一种混乱。所以这种嘻哈蒙太奇虽然有时看着好像剪辑很乱,但实际上它传达出的情绪是异常清晰的。那说到这里,达伦所创造的嘻哈蒙太奇并不是肤浅的用嘻哈风格的配乐来卡点,卡点剪辑有时可能只是一种表象,它依托的还是嘻哈说唱的一种叙事内核。
但达伦导演的嘻哈蒙太奇可能过于暴力和绝望,就像嘻哈说唱不止存活于地下,同样还有积极向上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位把这种技术发扬光大的导演便是埃德加·赖特,他的作品里,音乐与节奏叙事结合的更加流畅,比如《极盗车神》的动作设计,包括镜头剪辑,做到了卡点叙事的效果。和达伦的黑暗不太一样,他会把这种嘻哈蒙太奇技术应用在自己的喜剧方向,比如《热血警探》的开篇,丰富的音效,包括画外音的介入,更快的剪辑速度,更像嘻哈说唱一样的叙事,更丰富的角色塑造,短时间内传达出了主角的英勇过往,但是在蒙太奇的结尾,会出现一种喜剧的反差,类似的做法,时刻存在赖特的作品里。 嘻哈蒙太奇这种技术,它主要特征是能在一首歌的时间传达一定的主题和信息量,并且剪辑的灵活度非常高,可以像MV一样炫和快,所以会格外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但同样的,他肯定要求剪辑要对宏大的素材量编排出律动感,这无疑要有很强的功底。
评论